GG热搜
中国网红现象透视
匿名用户
2016-05-06
次访问
最近,“网红”这个词出现频率很高。一来,因《互联网周刊》发布了“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”;二来,某些“网红”吸金惊人,如“Papi酱”获1200万元融资、1.2亿元估值,成为“网红2.0”中的代表人物。于是,不少人眼红了,做起了“网红梦”,媒体与学界也更加关注网红现象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什么叫“网红”?包括学界在内,没几个人能理清此概念、认准其所指。《咬文嚼字》编辑部对该词有个“相对权威的解释”:“‘网红’即‘网络红人’,指被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”。这解释,差不多等于没解释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一般都不注意,也难以想象。在我们这儿,官方规范使用的“网络名人”一词,并不指向“网红”这一群体。大众口语中的“网红”,不包括互联网业的领军与骨干;不包括知名人文学者、科学家和商界名流;不包括“专家名博”、“知名网友”、“著名版主”和评论员;不包括“意见领袖”以及来自左中右各方向的所有“公知”……这些在网上也红火的人,可被统称为“网络名人”,但他们和“网红”的名分扯不上关系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在比较重视民间舆情和“疏通引导”的时期,真正的网红,即“意见领袖”之类的网络名人。其时,他们虽然拥有百千万粉丝,发一条信息动辄被转发数万次,但他们并不公然利用粉丝去兑现自身的商业价值,即便蓄意创收,也得隐蔽进行。因为,就公共话题发言的“正直人士”,一旦被粉丝发现本是一心搞创收的家伙,则顿失人心,从此当不成“意见领袖”了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“知识网红”尚存一定发挥空间之时,尽管“网红2.0”已大有人在,创收吸金亦成就相当规模,但此时还轮不到他们久站舆论中心。所以说,新一代“网红”之所以这样红,不仅是网络平台与交流手段发生变化、更新的原因,首先,这是被“社会大环境”的变化所规定的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“重话题”退位而“轻话题”补位;公共性的务实传播走向衰败,私人性的浮躁喧嚣趁虚而起。我们社会里抓人眼球的人物与信息,理性、学识、技术含量均为之大减,此可谓巨大的“文明退步”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“网红排行榜”榜单上第一名是王思聪,富二代代表人物,没他爸这位首富就不会红。前五名中的后四位,“Papi酱”、“天才小熊猫”、“艾克里里”、“回忆专用小马甲”,以及某些排后的发布图文、视频作品的作者,具有一定的原创能力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不过,说他们的成功是“内容为王”的结果,此结论仍有问题——对本国任何发布平台而言,内容从来都不是王——监管内容的人才是王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仰仗“颜值”和财富而入榜的女性比重不小。王思聪现女友、前女友都在榜上,“奶茶妹妹”排在第十,罗志祥女友周扬清第47名,郭富城女友方媛第48名。“名男”的女人或者“富家女”,日子滋润,颜值高,有条件在网上秀优美姿态和“优雅生活”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至于“排行标准”,据称要依据口碑、创造力、影响力,而此三者都不好解释,更不好评定。显然,口碑谁最好,创造力谁最强,“网红榜”制定者自身也讲不清。如此,只有粉丝数、浏览量等数据,才算是有效的评估依据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“网红榜”排出的次序为一钱、二美、三忽悠,反映主流价值观。网红里没有权力崇拜的偶像,这是按规矩来的,其实呢,火不过权力红不过官,中国人都知道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刻意打造的“网红2.0”、“网红3.0”,是些什么人?现在可以回答了:不搞经营、不转化流量为商机的那一部分网络达人,是不具备演艺专业素养的另类娱乐明星;剩下的另一部分,是成功的广告人,即自身利益或相关品牌的代言人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官媒所说的正面而励志的“网红”,并非知识精英,也不承载“社会良心”。新一辈有中国特色的广告人而已,和以前传统平台的广告人相比,还少了些厚重与扎实。话说回来,能把青少年网民忽悠的团团转,也算青年群里的人才了,毕竟,被他们忽悠的对象,比他们更不成器。<br /><br /> <br /><br />“网红”到底能红多久?连估价并买下“网红”股份的投资人,也说最有才的“网红”长不了,因而需要进行“一次性收割”的投资。现在我可以肯定回答的是:“老网红”当中,芙蓉姐姐作为“网红鼻祖”,罗玉凤作为“底层逆袭”与“刺激主流”的典范,将在书面和网页上芳名长存,而其他的新老网红,到下一周还红不红,都不好说。 </td> </tr> <tr> <td class="td_bottom_tool"> <!--楼主操作-->